[基督徒可以放負嗎?]
基督徒努力保持的典型形象,面帶笑容、有禮、樂觀、正面,任何負面情緒、事情,都該以信仰帶來的正能量化解,有時甚至會予人一種不食人間煙火的感覺。
然而對於某些處境中的人,這種正能量會給予人格格不入的感覺,更甚的是一種隔膜。當別人處身於水深火熱中,還是簡單勸說人家樂觀一點,一句”為你祈禱”便了事。
當然,正面態度也是一種信仰的體現。我們相信患難過後仍有全能上帝的掌管和保守、相信地上的苦難是暫時的、相信他朝一天衪的國度和公義終會來臨,這使我們的心底常存盼望。但是,這並不代表我們可以忽略和輕視負面感受;忿怒、不滿、恐懼、不安、擔憂,這些都是有意義的,也是為人所必備的。
我認同患難中要喜樂,但同時我們必須對負面感受、苦難有深刻的體會、反省。要消化、理解,而非拒絕、逃避。
祈求希望的同時,承認環境催生的無助感;
祈求醫治的同時,正視內心的傷痕;
祈求改變的同時,勇敢面對和指出問題所在。
對於我來説,這才是有深度、立體的信仰。
教內人士,有些人也許會覺得耶膠系列角度太負面,在「放負」,應該積極啲、陽光啲。然而,我卻嚮往探索帶基督教價值的Dark Tone,嘗試用少有的批判角度反思信仰,直率地指出一些問題。
適當時候放下負、攞啲負面野出嚟討論下,無緊要,這並不損害我們嘅信仰,反而令我們的生命更加完整、更加進步。
未聽新歌《基督教明星老海鮮坊》,呢邊🔥💁🏻♂️
https://youtu.be/ifKiWEXh9L4